網頁

2025年6月29日 星期日

Day8 圖西斯→科莫

連著三日陰雨天,今日終於放晴,行程中的貝林佐納、盧加諾,以及科莫,都是陽光燦爛的好天氣。

原本是規劃走聖莫里茲到魔女峰,接著沿科莫湖走知名小鎮瓦倫納及貝拉焦,是後來看旅遊資訊,得悉科莫湖畔小鎮的遊客多、路窄不好停車,景緻看起來也只是一般,幸好最後能變更行程,除了避開人潮,也因天氣預報聖莫里茲仍是陰雨天氣。

早上啟程前,麥克風仍沒找到,就在大家坐定要發動引擎時,老二見停車處前方的木架上有個眼熟的小東西,趨近一看,竟是自己遺失的麥克風,失而復得真是太開心了,想必是前一天下車時不小心掉落的,好心人士撿到便將它移至安全處,能在最後一刻尋回,表示老二與這麥克風緣分未了,未來應更加愛護才行,它可是價格不斐啊(4K)

前往貝林佐納時,按計畫走一般道路,怎料走沒多久就遇到禁止通行,看旁邊告示是為了保護環境的季節性封路,但 google map 顯示不走高速公路的話,只有眼前這條彎彎繞繞的山路可走啊,沒辦法,只能改走高速公路了,這時才讓老二上網買那$40CHF的電子通行證,而這張可以使用一年的通行證我們只使用半天,實在有點浪費,鄰國如法國、義大利,都是按里程計費,德國更是完全不收費,瑞士這作法不合情理,幸好金額不大,也只能入境隨俗了。往好處想就是造福能租到此車、從米蘭進到瑞士的人,可因此省下一筆高速公路通行費。

貝林佐納著名的是那三座城堡,由低至高分別是Castel Grande、Montebello Castle,以及Sasso Corbaro Castle。Castel Grande是其中最大、最容易抵達的一座,我們沒去,只是遠遠眺望著,因聽聞 Montebello Castle 才是最漂亮的一座,其城牆古樸有意境,還可眺望整個貝林佐納,世界文化遺產果然不是蓋的,因可免費參觀,非常值得前往。回到城區先進入教堂內小憩一下,然後看路邊的 Pizza 店價格不貴,便買了兩大片現烤 Pizza 來吃,當下覺得這城市真是美好。

接著來到盧加諾,本來是規劃先去搭聖薩爾瓦托爾山(Monte San Salvatore)的纜車,小孩上網看過後,覺得搭配午餐比較划算,只搭纜車上去看風景似乎沒必要,因此放掉該行程,直接開往盧加諾湖畔停車場,在湖邊悠閒地散步及休息,等休息夠了,徒步前往城區的聖老楞佐主教座堂,一路上為聖老楞(ㄌㄥˋ),以及勞特布魯嫩(ㄋㄣˋ)的發音爭論不休,我總是因口齒不俐索而屈居下風。

今晚下榻科莫,科莫的民宿是一棟五層樓公寓,我們住三樓,抵達時附近繞一圈都找不到停車位,打電話向民宿主人求救,她很熱心地教我們該怎麼做,但兩邊英語都不太好,一段無效溝通後,小孩直接下車去找她,這才順利地讓她帶領我們停進公寓地下停車場,過程雖曲折,卻也是一種難得的經歷。民宿主人是一位親切和善的中老年婦女,花了不少時間向我們介紹房內擺設及如何進出,沒有她的解說,我們大概出不了門,光是那老式門鎖就要摸索片刻,這應該是有生以來最複雜的一次入宿體驗了。

今天的科莫很熱鬧,就在前去科莫湖畔的路上,見街頭有不少年輕人聚集,更有警察巡邏隊荷槍來回監視,納悶著義大利治安真有那麼差嗎?上網找答案,原來是今晚有義甲足球聯賽的比賽,由國際米蘭對上地主科莫,兩隊球迷場外互比氣勢,從其眼神可看出騰騰殺氣,經過時著實有些膽戰心驚,深怕被他們看不爽了,那可是任由宰割的事,連旁邊維持秩序的警察也不怎麼正氣,只能低調快速通過了。回到民宿,不遠處的球場不時傳來歡呼吶喊聲,比台灣的棒球比賽還熱烈,親身經歷過才知道歐洲人對足球有多麼瘋狂。

晚上睡覺要緊閉門窗,因足球場的喧囂不知要鬧到甚麼時候。

今日短片:

  1. 貝林佐納城區
  2. 貝林佐納城堡
  3. 貝林佐納教堂
  4. 貝林佐納Pizza店
  5. 盧加諾湖
  6. 科莫湖
  7. 科莫街道
  8. 科莫民宿

2025年6月28日 星期六

Day7 康士坦茨→圖西斯

 

今日的雨勢較持續,雖只是小雨,但已多少影響跑行程的興致。

在德國過了一夜,早上啟程後先去波登湖區的康士坦茲大學轉轉,波登湖一片迷濛,而康士坦茲大學的建築物看起來像是工廠一般,毫無美感可言,我說天氣不好,看甚麼都不順眼。波登湖雖是橫跨德瑞奧三國之間的一個大湖,卻只能驚鴻一瞥。

從德國回到瑞士,行程第一站是聖加侖修道院,即便雨天也適合走訪。聖加侖修道院的外觀與教堂並無二致,但內部風格與先前逛過的大教堂有著明顯差異,對只能走馬看花的我們來說,平添許多新意。因下雨的關係,許多遊客帶著滴水的雨傘入內,修道院人員勤快地推著機器吸乾地面水漬,由此可見歐洲人對教堂、古蹟的保護,真的是不遺餘力。修道院南側有一藏書豐富的圖書館,入內需購票,自忖是外行人看不懂,也就沒進去了。

天氣若好,下一個景點會是搭纜車上森蒂斯峰(Santis),但因一開始就走了馬特洪峰、白朗峰,這森蒂斯峰不去也行。接著就要進入第五個國家 - 列支敦斯登,這個蕞爾小國的人口比台南善化還少,不說它是個獨立國家,還真會以為只是瑞士或奧地利的一個小鎮呢。此行只踩點瓦都茲城堡及老萊茵橋,因天空飄著雨,只讓小孩下去走走。

「小天使」是小時候最愛看的卡通之一,劇中主人翁小蓮所居住的地方就是這個阿爾卑斯山下的海蒂村,受天氣影響,到此的遊客三三兩兩,而要去小蓮的家得冒雨走一段路,因此只在入口處拍張到此一遊照就離開了。海蒂村確實很像卡通劇中的場景,看那平緩山坡,我想到小豆子常在這裡找小蓮一起牧羊,以及小蓮幫小芬走出輪椅生活的溫馨片段...,那真是一部真實感人的好卡通啊(請點我)!

瑞士住宿普遍都不便宜,常見的投宿地點隨便看都要上萬台幣,圖西斯?一個從未聽過的東南邊陲小山城,因在這裡找到一間相對便宜的住宿 - Story Thusis,於是來到這裡。旅店依傍山勢而建,前方山谷澗水聲清晰可聞,附近有座教堂,整點都會敲鐘,早上6點敲到晚上9點,一點也不含糊,整體感覺就是遺世獨立,給人一種悠閒放鬆的住宿體驗。

Story Thusis 提供的純白寢具乾淨舒適,但掀開棉被卻見床單沾有血漬,找房務人員前來查看,看她露出一副不可思議的表情,但隨即客氣地回頭去取新床單來換,等待的片刻我先移到另一張床,就在更換床單的時候,我又發現這張床也有一點血漬,怎會這樣?馬上查看是否自己腳受傷了,一看才知是後腳跟真有個小傷口,不知是甚麼時候弄的,一點感覺也沒有,當下深感愧疚,趕緊跟房務人員說聲抱歉,她客氣地回說沒關係,笑笑地再去取另一張新床單來換,真是辛苦她了。

睡覺前,老二發現別在領口的 DJI 麥克風不見了,協尋一段時間仍不見蹤影,只能寄望隔天奇蹟出現。

今日短片:

  1. 聖加侖修道院
  2. 列支敦斯登老萊茵橋
  3. Story Thusis

2025年6月22日 星期日

Day6 因特拉肯→康士坦茨

因特拉肯位於圖恩湖與布里恩茲湖之間,是全球三大滑翔傘基地之一,昨天已路過左側的圖恩湖,今日啟程後,再去韓劇「愛的迫降」拍攝地的布里恩茲湖看看,一到現場煙雨朦朧,遠遠拍張到此一遊照便離開了。後來經過一處名為「龍疆」的地方,眼看就是個世外桃源,未來若還有機會來到瑞士,一定要將它排入行程。

今日大都安排市區景點,首站來到琉森,走那知名的卡貝爾橋,以及爬一段小斜坡,來到穆塞格城牆遠眺琉森湖及街景,兩處都很經典,來到琉森不容錯過,至於更遠處的垂死獅子像及冰河公園就不去了,感覺不怎吸引人。

接著來到瑞士的最大城市蘇黎世,一開始便只鎖定林登霍夫山,可閒適地居高俯瞰城市美景、教堂,以及對面的聯邦理工學院,而著名的中世紀小巷 - 奧古斯汀巷,走一小段路便可抵達。奧古斯汀巷短短一條,兩旁掛滿瑞士國旗,古老的凸窗、石板路,以及露天餐廳、特色小店,讓這條老街充滿獨特魅力。也因在這裡已看夠瑞士的古老建築風格 - 凸窗,不遠處的沙夫豪森就不去了,感覺差異不大,保留體力比較實際。

萊茵瀑布是歐洲流量最大的瀑布,車停南側停車場可順遊勞芬城堡,抵達時已近晚上6點,城堡的自動售票機一直拒絕吐票,想必是已過營業時間,因此只去搭那透明電梯來到水岸邊,遠遠觀賞那水氣磅礡的瀑布。想20多年前曾遊歷美加交界的尼加拉瀑布,搭乘霧中少女號留下了深刻印象,但萊茵規模比起尼加拉要小得多,加上時間已晚,遊船就不去搭了。

離開萊茵瀑布時,與老大猜拳誰來開車,老大猜輸才剛坐定駕駛座,一對警察便緩緩走來,語氣輕柔地要老大出示駕照(國內+國際),所有人的護照也要一併交出,看來是遇上臨檢了,沒想到國內還沒遇過,竟在瑞士給遇上了。過程中,女警負責聊天,男警負責盤查證件及記錄,最後說這只是例行公事,祝我們有美好的一天。事後想想,應該是老大看起來年紀輕,無照駕駛的機率高,當時也沒其他遊客,自然就給盯上了,或許這就是瑞士治安可名列歐洲前段班的原因。幸好我們是守法良民,旅程中安插這樣難得的經歷不是壞事。

來到康斯坦茨先去超市逛逛,據說價格比瑞士便宜不少,小孩掃了不少貨,包括各種不同口味的泡麵,但回到旅店才發現房間內沒提供開水及熱水壺,櫃台詢問亦然,晚餐只好到附近的漢堡王用餐了。隔天要吃泡麵時,發現這泡麵實在入不了口,最後全部丟掉,也因此對德國的印象不太好,除了購物踩雷,遇到的當地居民看起來冷冰冰的,感覺不怎友善,心想雖屬不同民族,但僅一線之隔,怎會差異那麼大呢?奇哉怪也。

今日短片:

  1. 卡貝爾橋
  2. 琉森市區
  3. 穆塞格城牆
  4. 林登霍夫山
  5. 萊茵瀑布

2025年6月21日 星期六

Day5 洛桑→因特拉肯

好天氣持續4天,今天開始轉陰,早上從民宿 check out 時,天空下著毛毛細雨,來到不遠處的拉沃葡萄園剛好雨停,可以享受四下無人的廣闊葡萄園,靜看日內瓦湖及遠處山嵐。

日內瓦湖又名蕾夢湖,是瑞士境內最大的湖泊,北邊屬瑞士,南邊屬法國,台南住家附近一社區便是以「蕾夢湖」命名,而其所謂的湖,即是我們常去的蓮潭,因此看日內瓦湖倍感親切。

途經 Vevey 時,轉進湖邊去看那立在湖面、高度8米的餐叉,小孩笑稱餐叉也可成為一個景點?其實是 Vevey 的湖光山色令人嚮往,餐叉只是個引子。

西庸城堡是個有歷史、有故事的熱門景點,門票15CHF,外面可免費停車(車位有限),看的雖是建築遺跡,但因位於湖畔且非常具有特色,就算是專程前往也值得。英國詩人拜倫曾在這裡留下簽名,有興趣可去看看他的「西庸的囚犯」(The Prisoner of Chillon)敘事詩。

前往因特拉肯途經圖恩,在圖恩湖畔有一處路邊停靠許多車輛,跟著停靠後才知是「貝亞圖斯洞」,網路評價頗高的一個景點,門票19CHF,但因停車繳費規定一時看不太懂,還是轉往名氣更大的特呂默爾河瀑布(Trümmelbach Falls)比較踏實,因是洞穴瀑布,比較不受雨天影響,且停車免費、門票15CHF,離因特拉肯的下榻旅店也不遠。

特呂默爾河瀑布是勞特布倫嫩的兩大瀑布之一,一進入要先搭一段斜坡電梯,然後穿過幾段長廊與隧道,因光線不足、地面濕滑,舉步得特別小心。看那磅礡水流、聽那轟隆巨響,裡面雖不大,卻很震撼。電梯是由一年輕漂亮、講話很好聽的美國妹所操控,小孩跟她聊上兩句,看她溫柔嫻雅、面帶微笑,雖身處陰暗潮濕的環境,卻有如暖陽照人、春風拂面,很感謝她帶給我們的美好。

因天氣不好,因特拉肯的哈德昆景觀臺(Harder Kulm)就不去了,直接 check in 下榻旅店。打開窗戶,看那不遠處的陣陣山嵐緩緩飄移,聽那羊群的頸上鈴鐺不時作響,旅行的疲累很快便沉澱下來。

今日短片:

  1. 拉沃葡萄園
  2. 西庸城堡
  3. 勞特布魯嫩洞穴瀑布
  4. 勞特布魯嫩洞穴瀑布外部
  5. 因特拉肯旅店的羊群及山嵐

2025年6月15日 星期日

Day4 安錫→洛桑

法國安錫有「阿爾卑斯山的威尼斯」的美名,著名的伊麗宮、歐洲公園愛之橋、安錫城堡都在同一區塊,車停一處可逛完所有想去景點。

安錫是座迷人的城市,街道整潔空氣清新,散步其間很是舒服。從愛之橋前往伊麗宮時,見一座教堂前停了一部車,幾個西裝筆挺的男人從車上抬下一具棺槨,幾個親友列在兩旁...,能在安錫看到安息,這是怎樣的一段殊緣啊!

伊麗宮很有歷史感,昔日曾是監獄,如今做為博物館對外開放,抵達時還沒開門,只能在外面拍拍照。其實伊麗宮的亮點是外圍的水道及民居,有不少的露天餐館,我們選了一家冰淇淋店,在門口坐定後享受著片刻寧靜,此時幾隻麻雀跑來湊熱鬧,在我們的餐桌上蹦跳覓食,其身形顏色與台灣麻雀有著明顯差異,自然是因品種不同,好奇牠們是否也能分辨出我們與當地人的差異?沿著坡道往上走去便是安錫城堡,一路上多是戶外教學的小朋友,嬉戲笑鬧實在可愛,我們因對城堡內部參觀不感興趣,只在外面走走,風和日麗春光好,讓我們對安錫這座城市留下了美好印象。

離開法國一進入日內瓦,就能感受到大城市的繁華,有路口因交通號誌故障,交警非常盡責的在指揮交通,乍看像是機器人般的揮動雙手,比台灣交警還要專注投入,怪了!歐洲人不是應浪漫隨興嗎?如此「頂真」顛覆我的想像。在舊城區停好車,我們先去 Migros 買些熟食吃,接著逛聖彼得大教堂,但教堂沒開,只能在外面拍拍照,這種老舊大教堂常有修繕工事,反正歐洲多的是教堂,不怕沒得看。從舊城區即可看到不遠處的日內瓦湖大噴泉,見天氣微陰,且湖邊必是滿滿人潮,因此只在開車經過時放慢速度,讓家人見識一下噴泉噴得有多高,附近的英國花園與花鐘、聯合國總部(萬國宮),以及沿途的莫爾日城堡就不去了,直接前去投宿地點洛桑。

到了洛桑時間還早,就先去洛桑大教堂走走,附近有藍線免費停車格,我們因沒泊車計時器(Parking Disc/Parkscheibe),臨時拿張紙寫上開始停的時間,展示於擋風玻璃下的可見位置,這是瑞士的停車規定。洛桑大教堂是我們第一個入內參觀的教堂,裡面很大很漂亮,當時剛好有人在彈奏管風琴,氣氛祥和莊嚴。來到教堂外面,有一平台可俯瞰洛桑城區,紅瓦與煙囪,這是真實的歐洲啊!

以前從不在 airbnb 訂房,因偶見紛爭且價格不見得比較便宜,這次因瑞士住宿貴,恰巧又看到洛桑有一價格合理評價又高的房源,想想就破例體驗看看囉。住過後的感覺很棒,很有家的味道,庭院有片大草坪,兩樹之間有吊床,還有貓來蹭...,以後訂房,可不再侷限 booking 等訂房網站了。

今日短片:

  1. 安錫湖
  2. 伊麗宮
  3. 安錫城堡
  4. 日內瓦舊城區散步
  5. 洛桑大教堂
  6. 洛桑大教堂俯瞰舊城區
  7. 洛桑住的 airbnb 民宿

2025年6月14日 星期六

Day3 霞慕尼→安錫

策馬特的 Gornergrat 齒軌列車可在熟悉的 Klook 訂票,不用預約時間,採先到先上的作法,而今日的南針鋒纜車只能在官網買,且必須指定時間,我們因前一晚睡覺前才想到要買票,只能訂到11:15的車次,幸好天氣晴朗,甚麼時候上去差異不大,早到了,就先在纜車站附近走走,不可提早搭乘。若是旺季前來,一定要早幾天先買好票,像我們這麼晚才買,極大可能就上不去了,老遠跑來,若因買不到票而煞羽而歸,肯定會留下遺憾。

南針峰(海拔3842M)跟白朗峰(海拔4810M)是鄰居,兩者相距8K左右,是欣賞白朗峰的最佳地點,纜車上升高度2800M,中間有一次轉搭,一輛車可搭載數十人,擠得像沙丁魚似的。相較於瑞士,法國這纜車就顯得不太重視,玻璃佈滿痕跡、班次不夠密集、搭乘體驗不怎麼優,但陡升過程挺震撼的,看著雪坡在眼前快速滑過,山下的霞慕尼街區越來越遠...,難怪會成為觀賞白朗峰的大熱門。

登山者中有不少滑雪客,甚至攀岩者,從山頂看著他們在雪地裡緩緩爬升,都要為他們捏把冷汗,感覺都是一些不怕死、不畏難的勇者,值得欽佩。下纜車後,還要搭一段電梯才能登頂,感覺像是宮崎駿的天空之城,遊走其間別有洞天,很不真實。我也要感謝自己,能在屆退年齡還帶著一家人登上這歐洲之巔,也算是勇氣可嘉了,雖然站在顫顫巍巍的觀景台上有點抖...。

下山時,幾個中國年輕人頻喊缺氧快不行了,不知他們是怎麼玩這天空之城的?八成是因為太嗨。下山後,本來想去霞慕尼車站附近的泰國外帶店吃晚餐,或者越南炒河粉,但網路資訊與現實不符,猜想又是多年前的過時資訊,看店內冷冷清清的,還是到熟悉的超市買熟食比較實在。

從霞慕尼到安錫沒再走任何行程,高山下來得先好好休息一下。

今日短片:

  1. 霞慕尼下榻旅店
  2. 南針鋒遠眺群山
  3. 南針鋒纜車
  4. 霞慕尼街道

2025年6月8日 星期日

Day2 策馬特→霞慕尼

 

5點半起床,一出門就看到馬特洪峰清晰地矗立眼前,隨即看著山頭從一點點金黃,慢慢地擴展成整片金黃,就像是大衛魔術一般,既神奇又獨特,難怪吸引各國遊客慕名前來。

吃過旅店提供的免費早餐後,接著走了一段下坡路,來到策馬特車站旁的齒軌列車站,先將過夜用的行李寄放在地下室置物櫃,然後就去候車室等下一班列車了。候車人潮塞滿大廳,不少登山客肩背滑雪用具,真羨慕他們有充沛體力,可以享受那既刺激又高強度的戶外運動。等車時,車站外有一列黑面羊經過,鈴鐺叮叮響,引起眾人側目,這是策馬特山城特有的風景。

列車門開啟後,排在前面的人爭相佔據右側座位,據說比較能欣賞到完整的馬特洪峰,我們一家五口搶到兩位,但其實也沒差啦,到了終點站Gornergrat,那廣闊無邊的綿延雪山才叫漂亮,馬特洪峰就在不遠處的平視位置上。

湖面凍結的利菲爾湖

除了Gornergrat,下一站 Rotenboden 有可以欣賞馬特洪峰倒影的利菲爾湖(Riffelsee),但積雪未消融,只看到三三兩兩滑雪客往湖的方向走去,在廣袤的雪地上顯得非常渺小,短暫停留後就下山了。

天公作美,有幸在旅程的一開始就欣賞到獨特又壯麗的馬特洪峰,列為備案的洛加伯特(Leukerbad)溫泉鄉就不去了,直接殺去法國霞慕尼,挑戰海拔更高的白朗峰,此去一路上多山路,可看到許多山谷間錯落有致的房舍,真是一幅幅的美麗畫面啊。就在進入法國後,見前方有車子翻落山谷的立牌,幾個交警精實地處理這個突發事故,其中一位高帥直挺的警察在一旁指揮交通,看著就覺得不像尋常所見的人類,身形五官實在太完美了,老天造人實在不公平。

霞慕尼也稱夏慕尼,在台灣是有名的鐵板燒店,至今還沒吃過,哪天吃了一定想起今日烙印在腦海裡的印象。霞慕尼市區不大,午後人潮也不多,在家樂福買了當日晚餐及隔日早餐後,就回旅店休息了。旅店位於白朗峰的山腳下,一出門就能見到高大雪山,晚上也有 SPA可以洗滌一身疲憊,在這裡,我們度過了法國的第一個夜晚。

今日短片:

  1. 馬特洪峰黃金日出
  2. Gornergrat 看馬特洪峰
  3. 利菲爾湖(Neo拍攝)
  4. 馬特洪峰(Neo拍攝)

2025年6月7日 星期六

成大畢典

 
相簿連結

老三大學畢業了,肩上的擔子已越來越輕,撐著點!還有最後兩年。

早晨天空下著細雨,開車前往成大時已然放晴,抵達後先依指示將車停在雲平大樓地下停車場,在會場附近繞了半圈,始終找不到合適的花束,最後決定給個紅包比較實際。

中正堂二樓家長區坐定後,看著滿場五顏六色的畢業袍似萬花筒般流動,白色的是文學院、橘色的是工學院、藍色的是電資學院...,畢業生中有不少的外國人,已經很久沒看到這麼盛大的場面了。典禮其實很制式,想自己以前大學、研究所畢業也都沒進到會場,現代學生一定更覺無聊,好在有手機可打發時間。

典禮首先由校長致詞,接著是畢業校友致詞,兩人都是照著稿子唸,有些無趣。接著是兩組畢業生代表發表感言,不用看稿,講得很生動活潑,猜想以前都參加過演講比賽,其內容頗具深度,例如材料系的雙人組合說: 「根據熱力學第二定律,所有的非凡成就都屬於低機率的逆熵現象,平凡其實才是最自然的狀態」,這句話就頗得我心,因為我也是個學過熱力學的平凡人,只不過對逆熵現象沒啥印象。

典禮結束來到外面,萬頭攢動好不熱鬧,與老三只短暫碰面,拍了幾張與同學的合照後便匆匆離開,轉往Costco購物及吃午餐去,會場周圍實在有夠亂。然後我才知道,要拍照就不要參加畢典,要參加畢典就不要拍照,只能二擇一,老三因出國旅遊,錯過了系辦畢典,只好參加校辦畢典了。

停車離場時在電梯裡巧遇校長,當時的他已褪去博士袍,應該是站了一個早上,趕著回家休息吧,畢業典禮對他來說只不過是一項例行公事,對學生來說卻是一個人生轉捩點,未來的路可能充滿荊棘,也可能充滿驚奇,總之6千餘位畢業生,在今天共同留下一個美好的人生印記。

今日短片: 2025 成大畢典

2025年6月1日 星期日

Day1 米蘭→策馬特

經過14.5小時的長途飛行,長榮 BR95 班機順利降落米蘭MXP機場,海關沒問甚麼就直接出關了,於 T1 Exit 5 打電話請租車公司的人來接,如預期的於早上9點拿到車,車子是陌生的 Opel Astra SW,除了儀表板的信息看不太懂,手剎車甚至換檔也從拉桿改為按鍵,重點是車內及後車廂空間都比預期的小,人及行李塞進去剛剛好,沒有多餘空間,問怎麼不是預訂的 Peugeot 308 SW?  得到的答案是兩車為同一等級,網路訊息也確實如此,算了,看在車號 777 且為新車的份上,就慢慢適應它吧!

根據以前的租車經驗,拿車時車子都是滿油的狀態,但這次油箱只剩25%的油,一上路就得先去加油,等最後還車時只要不低於25%就行,感覺這作法對租車公司較為有利,但既是規定也只能配合了。歐洲與台灣一樣都是左駕,但交通號誌差異大,才剛上路就差點誤闖單向匝道,讓遠處車道的駕駛搖下車窗善意提醒,實在有些不好意思。

第一次加油就加了約台幣$3000,馬上體驗到歐洲高昂的物價,據悉瑞士更是誇張,因此第二次加油選在法國,最後一次則在德國,總之瑞士消費能避則避,所以行程雖是繞瑞士一圈,9夜住宿卻有5夜不在瑞士,極盡省錢之能事,就連瑞士人也會利用假日到鄰國採買,這就怨不得外國遊客了。

從米蘭前往策馬特,我們沒走高速公路,因看網路訊息一般道路的景色較好,google map 查到的時間也不會差太多,甚至有些距離還比較短,重點是瑞士的高速公路要買一年份$40瑞郎的通行證,覺得不太經濟,但若讓我重新選擇,我會一開始就買,原因容後再說。

今日天氣晴朗,從米蘭出發後,一路上風光明媚,很有歐洲風情(廢話),但多處速限30實在令人受不了,幸好跟在後面的車子沒按喇叭也不超車,磨合一段時間後才體會應入境隨俗,跟著前方車子前進便是,速限僅做參考,就算真被開罰單也只能認了。

經過若有似無的國界後,明顯感覺到瑞士的風景更加壯麗,但因去策馬特要先車停Tasch,再搭火車進城,時間上不能太多逗留。抵達策馬特的旅店後時差發酵,感覺到疲累了,行程備案的格納峽谷(Gorner Gorge)沒去走,就連馬特洪峰觀景台(Zermatt Matterhorn Viewpoint)也只有小孩去,只在稍作休息後,於旅店附近拍拍策馬特的山城景色,果然迷人。

DJI Neo 迷航記:

  1. 一進入瑞士就看到壯闊山景,山嶺露白頭,山谷中的樸實教堂很顯眼,一時興奮,拿出 Neo 試拍一鍵漸遠,風有點大,機身搖搖晃晃的(請點我)。
  2. 接著拍一鍵環繞,怎料 Neo 竟迷航了,差點回不來,看影片才知是一時沒注意、對焦在太陽上,Neo整個呆掉,跑到山谷深處幾乎已看不到,是小孩眼力好,眼睜睜看著它慢慢地飛回來,一到伸手可及之處便將它狠狠抓回,Neo像小孩子般地發出一聲慘叫,失而復得真是太開心了(請點我)。

今日短片:

  1. 自駕前進策馬特
  2. 火車前進策馬特
  3. 策馬特