網頁

2024年5月31日 星期五

斑鳩續集


時隔不到一個月,斑鳩再度前來築巢,原本被壓平的蘆薈才要恢復生機,這下子可要再等等了。也許以後每年的這個季節(5~7月)都要來個一兩回,斑鳩喜歡這個位置。

這次是先看到稀疏的草堆,然後見兩隻斑鳩一前一後飛來,好整以暇後,接著就一上一下做起運動來了,這不能怪牠們,牠們要是能看書滑手機,大概就不會無聊到只做這本能的事了,公鳥說: 「幸好陽台欄杆遮住我的臉」。因此推斷,斑鳩的繁殖程序是公母鳥先看對眼 → 尋覓良地共築愛巢 → 共度良宵 → 下蛋 → 孵蛋兩週 → 孵化 → 育雛兩週 → 離巢。

原本以為是不久前才剛離巢的小鳥回來孕育下一代了,但有那麼快嗎? 上網查知斑鳩要8個月大才能繁殖,其一生壽命大約10年,遠比想像的還要長,不知這段漫長歲月牠們都在做些什麼? 我想這戲碼再多看個幾回,自己就成了斑鳩專家了,一眼就能看出牠們的性別、年齡,想想也是件有趣的事。

2024年5月12日 星期日

鏡頭點點名

有在玩攝影的人,大概都覺得防潮箱裡總是少了顆鏡頭。自從二月購入一顆 L 定焦鏡後(請點我),這種感覺三不五時就會出現,盤點手邊擁有的鏡頭(見上圖),就缺一顆可打鳥的望遠鏡,經過一番比較,將「小小白 IS 2」及「胖白」列入口袋名單(二擇一),就等二手市場有人釋出。

幸好等待沖淡了慾望,理智告訴我,買了望遠鏡使用機率應該很低,能充分利用手邊既有的鏡頭應該就夠了,說明如下:

  1. EF-S 18-135mm USM: 這顆 Kit 旅遊鏡對焦速度快,日常拍攝效果還不賴,重點是輕便好攜帶,zoom in/out 暢行無礙,它會是我 80D 的鏡頭蓋 ~ 有押韻,厲害。其實多年的攝影經驗告訴我,能輕鬆拍到想要的畫面,比起細看才能分辨好壞的成像品質重要得多
  2. EF-S 10-22mm: 這顆廣角鏡曾經非常喜愛,近幾年因少拍而有些冷落它了。用它來拍風景很棒,拍人像也很有張力,哪天一定會再度重用它的,畢竟 2008 年踏入單眼領域時便被我納入麾下,也算是開國元老了。
  3. EF 24mm f/1.4L II: 定焦鏡的成像品質不用多說,換算成等效焦距後接近標準鏡,拿它當鏡頭蓋也很合適,若在一個講究品質或需要大光圈的環境(例如室內),一定讓它出勤。
  4. 曾經考慮入手的白鏡不是鏡身重(胖白重1.05kg)就是體積長(小小白長176mm),真要帶出去也挺麻煩,實在沒必要為了補足焦段及滿足虛榮心(都是 Luxury L 鏡),購入一顆使用機率低的鏡頭。
  5. 我只是個生活攝影愛好者,確實不用買齊各種焦段。所謂擁有就是被擁有,鏡頭一多,出門要帶哪一顆也挺傷腦筋。真正的攝影家,一顆標準鏡也能走天涯。
  6. 購鏡計畫喊卡的另一個原因,是單反的 80D 已經過時,真對攝影感興趣,應考慮換個新系統,不一定是 Canon,這可等以後時機成熟了再說。
  7. 最近看了 DJI 的空拍機,Mini 4 Pro 挺吸引人的,或許可讓攝影興趣改往天空發展。

2024年5月11日 星期六

斑鳩離巢

斑鳩築巢滿28天,小雛鳥終於羽翼漸豐離巢了,留下一堆大便,給予盆栽最天然的施肥。

從4/12下蛋、4/27孵化,到5/9離巢,週期與網路得到的訊息一致,一切都按照著劇本走。如今看著空蕩蕩的鳥巢,以及期間拍到的幾張照片,突然有種落寞的感覺。

根據觀察,雛鳥在孵化後,還能受到母鳥無微不至的呵護,但隨著「一眠大一吋」,鳥巢已容納不下仨鳥,接著母鳥就只在餵食時間才會回巢,一度以為牠要棄養了,還為此上網查看如何收拾殘局,幸好只是誤會一場。

難得可近距離觀察鳥的生長過程,為沉悶的生活注入一道源頭活水,真教人舒心。

2024年5月4日 星期六

惜花芷

 

最近追完一齣陸劇 ~ 惜花芷,裡頭的演員大都沒見過,這樣的劇追起來比較沒包袱,一切都是新鮮。花芷是本劇的女主角,一個有理想、有抱負的待嫁閨女,在家族蒙難後撐起整個家,帶著一眾女眷擺脫危機開創新局,是一齣正向勵志的好劇。

追劇最怕遇到高開低走或虎頭蛇尾,這是陸劇的普遍通病,此劇難得維持一貫節奏,許多橋段總能讓人紅了眼眶,最後好人得善果、壞人死光光,這是觀眾最想看到的結局。

話說回來,陸劇演員怎麼那麼多啊? 台劇怎麼看都是那幾張熟面孔,陸劇除少數一線演員,其他多為生面孔,連配角都顏值甚高,像是花芷身邊的丫環迎春及抱夏,看著倍感清新,讓看劇不只是為了排遣時間,還能學講話,以及人生道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