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一次帶 Kooper 到公園散步,享受遛狗的樂趣。
狗自有天性,不用教也知道要四處撒尿做記號,一路上觀察,看不出是甚麼道理,非得到牠瞧上眼的地點才肯抬腿,一條拉繩似在拔河。
沿著步道走一圈,我停牠跟著停,我跑牠跟著跑,真是天真可愛。
看著南瀛藝術節的節目表,新化場在7點演出前,加碼了武德殿的百年慶節目,且今晚有日本的太鼓表演,想著想著就欣然前往了。
6點開始,先由新化當地的舞團表演百年慶節目,不管是老、青、少舞蹈,全都加入日本元素(請點我),據悉武德殿源自日本,這樣的慶祝方式無可厚非,一旁的日本團體看著應倍感親切吧。
今晚黃偉哲市長蒞臨現場,幾個議員也簇擁而至,這是前兩場所沒有的安排。政治人物一向是有人潮聚集就要到場秀一下,除非分身乏術,而今新化的觀眾確實是多了些,往後一瞧,應該有上千人。
首先上場的是吉隆坡的漢風舞蹈團,雖然是再次觀賞(善化場已看過),但安排的曲目不同,唯一相同的是甩碟舞,剛好是我想錄影下來慢慢欣賞的片段(請點我),實在喜歡它輕柔活潑的舞蹈風格。
接著是斯洛伐克那森西民俗舞團,這舞團有現場樂器演奏,且團員除年輕貌美之外,歌聲更是渾然天成,感覺他們的音樂及舞蹈很有故事性,像是音樂劇(請點我),看其表演是一種享受。
來自尼泊爾的加德滿都藝術家俱樂部,是個相對枯燥乏味的團體,感覺其音樂及舞蹈都較為單薄(請點我),呈現出來的就是沒有自信,但民俗藝術是民族特有的資產,誰說一定要精彩好看? 看了他們的表演,特別能感受到世界文化的多元。
節目壓軸是福岡大學的熒太鼓,這是一支由大學生組成的鼓隊,感覺是要展現年輕活力及歡樂氣氛(請點我),現場反應相當熱烈。所謂太鼓,主要是以「鼓隊」的形式演出,把各式各樣的鼓聚集起來,以鼓樂和鼓手的肢體動作做完美的呈現。以前曾看過「優人神鼓」的表演,相較之下,學生鼓隊確實是稚嫩了些,也就是業餘與專業的差别。
今天是國慶日,還在躊躇是否去麻豆參加另一場南瀛藝術節,想著去年的紐西蘭之旅沒能感受當地的毛利文化,這場剛好有一紐西蘭表演團體,衝著這理由便毅然前往了。
總爺藝文中心的表演舞台四周空曠,在這深秋的夜晚感覺分外清涼,演出前的氣氛音樂輕柔曼妙,與前一晚的善化場有著天壤之別,心想著今晚是來對了。
首先上場的,是期待中的紐西蘭奇巫塔神龍舞團,團員看起來真有原住民血統,想必都是毛利人後裔,演出時兩手不停抖動,眼睛也不時瞪大,據說這是毛利人為了展現他們還活著、精力充沛的一種表現,真是特別的文化。
一路觀賞下來,覺得毛利音樂其實很動聽,戰舞也相當豪邁奔放,拍照無法呈現,所以錄製了兩部短片:
接著上場的是智利邁伊瓦舞團,這是一支很有特色的表演團體,團員全是智利人,節目所呈現的是拉帕努伊島(復活節島)的音樂和舞蹈,既奔放又有野性(請點我)。
看過以上兩個舞團的演出已是心滿意足,後面還有兩個便直接放掉,正所謂「急流勇退」,不想讓心靈饗宴搞得太雜味。
兩年一度的「南瀛國際民俗藝術節」因疫情關係暌違6年,終於在台南400的今年回歸了。善化場安排在週三晚上7:30(10/9),地點在「善化文康育樂中心」,一處像是學校體育館的地方。
畢竟不是藝文中心,這裡的音響設備可說是不及格,演出前的氣氛音樂頻頻破音,聽著很不舒服,但真正上演後卻還好,顯然與現場調音師的技術及經驗有關。
首先上場的是來自馬來西亞的漢風舞蹈團,團員年輕貌美,舞蹈輕盈脫俗,是一場賞心悅目的饗宴。
接著是來自韓國的姜連娥舞踊團,團員大都有些年紀,不論視聽皆陰陽怪氣,只能說是太傳統太藝術了,絕非一般人的口味,所以表演沒結束,主持人便帶頭鼓掌,真是尷尬。
最後是塞爾維亞及保加利亞的民俗舞團交叉表演(方便換裝),演出時覺得好看,結束後便忘得一乾二淨,反正就是西方傳統的民俗舞蹈,一群男女共同營造歡樂氣氛,感覺較沒特殊性。
以上是我的南瀛藝術節初體驗,多少還是有點「調冶性情」的作用。
下個月有一場單車活動,同事說行程頗硬斗,因此相約週六練車。
一練才知道自己是肉腳一族,長途騎山路哪有那麼容易,騎到最後身心分離,都眼冒金星了,是靠意志力才能平安回家。
究其原因,主要是汗流太多,沒能及時補充水份及電解質,以及裝備不足、變速時機及力氣沒拿捏好,是自己小瞧了這項運動。記得回程時的汗水明顯的鹹,想必是調節生理機能的電解質過度流失,身體自然不聽使喚。回家稍事休息後,去藥局買來B群+電解質泡錠補充,這才紓解身體的不適感。
這樣的經驗很難得,喚醒了塵封已久的風險意識,以及了解單車有氧運動的精隨: 配速、補給、意志力,當然還有欣賞到沿途的美麗風光。
記得小時候經常被電,不是因電線破損、就是插座老舊鬆脫,都已電到習以為常了。長大離家後卻很少被電,這才知道是家人缺乏用電常識,插座及延長線都使用廉價品,而且經常超載,那時候只覺得「電」是一種既高深又恐怖的東西,偶爾被它修理也是應該的。
而今偶爾須處理居家水電的問題,幾次下來已累積不少經驗,但對電的知識還是零碎,因此興起一股求知慾,至少可以拿三用電錶做些簡單維修,不再被電。找答案的過程發現一部整理得不錯的影片(請點我),原來台電只拉三條線進家門,由配電箱控制是110或220V的電壓輸出,而電路中的被動元件可改變電流或電壓;主動元件控制電流方向及開關...,半導體科技業搞的也都是這些。
家裡水龍頭水壓突然下降,推測是屋頂的加壓馬達鬧罷工,本著凡事 DIY 的精神,上網尋求解決之道。
根據社區群組裡的資訊,加壓馬達的規格是1"口徑及1/4 HP,大廠牌符合此規格的有「木川」的 KQ200N,以及「大井」的 HQ200B,網購價格皆4K左右。接下來得先搞懂如何安裝,看了 Youtube 教學影片(請點我),評估 DIY 應該是沒問題,但會不會有更精實的作法? 這顆馬達已使用超過4年,據悉保用壽命約5年,已不建議維修,因此若無法起死回生,打算直接換新。
慎重起見,打電話詢問社區的水電師傅,師傅說馬達無法運轉有可能是水壓變化太大導致,可試著斷電5分鐘,看是否恢復正常,若要換新連工帶料6.5K。因此試著將電盤箱裡的馬達開關off/on,但毫無動靜,然後發現開關旁有一黃色按鈕,上網查看用途(請點我),確認是 Breaker 的漏電斷路器,於是按了一下使之重置,神奇的事情發生了,馬達瞬間恢復正常,真可喜可賀也。
我想機器同人類一樣,老了就容易出狀況,懷疑是前陣子常下雨,造成馬達內部因滲水導致漏電或甚麼的,於是上網買了一個遮雨罩($360),有沒有效不知道,總之多一層防護比較安心,即便以後更換馬達,遮雨罩仍可繼續沿用。
透天住家通常會有兩個馬達,一個抽水馬達將水從一樓打到屋頂水塔,一個加壓馬達將出水塔的水加壓至各樓層。抽水馬達是必要的,而加壓馬達可有可無,但沒加壓馬達,水只能從屋頂自然流下,洗澡沒了爽度,洗衣也比較耗時,用慣了還真缺不了它。
近日新聞都圍繞在柯文哲身上打轉,越看越沒意思。
對台灣司法有沒有信心? 會有才怪,不然怎麼多年前的案子現在才辦,以及疫苗、雞蛋、快篩,光電...等顯而易見的弊案都不查? 再看審案的法官,執法也是看人品、看心情的,重要的判文竟能「昭然若揭」寫成「迥然若揭」,因此最好不要沾惹上法律,否則很可能被折磨得不成人形。但利益當前,總會有人結黨營私,總會有人鋌而走險,人性就是如此。
以前孩子上大學填志願,最最反對的就是選法律系,讀出來容易讓人生只剩黑白、沒有色彩。
台灣島內暗潮洶湧,與對岸的關係也日益緊張,日前賴清德受訪時質疑中國要併吞台灣並非為了領土完整,而是想在西太平洋成就霸權,否則為何不拿回清朝割讓給俄羅斯的土地? 這段話讓中國官方啞口無言,一反過去唯我獨尊的姿態。因此小至個人大至整個世界,到處都存在著雙標,或著說根本就沒所謂的標準,誰拳頭大誰就是標準,自古以來皆是如此。
以上所言都是廢話,只是抒發一時心情,聊表對這社會的半點關心。言歸正傳,兩岸間的敵對狀態也夠久了,是否變個花樣來個一致對外, 一起將昔日熟悉的地方如海參崴、庫頁島、外興安嶺、尼布楚...從俄羅斯手中要回來,甚至是獨立出去的外蒙古,等失土收復了,要鬥再繼續鬥。
有一顆假牙陪伴我40年了,早該汰舊換新,是因出現根尖囊腫又久久無法消退,在醫生建議下才痛下決心積極處理,經多次治療終於塵埃落定,以下做個簡單紀錄。
這顆上顎大臼齒是因蛀牙才做了牙套,當年沒有健保(台灣健保始於1995/3/1),記得一顆牙弄到好只花$600,可說是出身寒微,但它克盡職守,直到近年才有些狀況,應該頒個褒揚令、感謝它這一生的奉獻。
本來就近在善化的遠傳牙醫診所處理,簡嘉賢醫師在移除牙套後做了3次根管,處理後囊腫雖有縮小,但過沒多久就又長回去,只能換請專長根管的廖于萱醫師做進一步治療,但廖醫師得知囊腫已拖了多年,評估可能需進行根尖手術,於是協助轉診至大醫院做後續處理,好巧不巧,廖醫師的指導老師是奇美的陳冠良主任,我有一顆牙就是被陳主任給救回來的(請點我),因此毫不考慮就選擇奇美了。
陳主任經評估後,決定先以顯微根管治療看看(費用9K),在精密的顯微鏡下經繁複處理,當下感覺應可一舉成功,然而現實是殘酷的,囊腫裡的細菌經多次演化已百鍊成鋼,即使投以不同藥物也無法將之殲滅,4次顯微根管終告失敗,最後只剩根尖手術或拔除一途。
自知這顆牙已錯過最佳處理時機,本已考慮乾脆拔掉植牙算了,但因位處上顎,植牙前可能要先將鼻竇增高,處理過程會比較漫長,且經斷層掃描(費用3K),醫師判定牙骨雖已被細菌侵蝕,但牙質還算OK,手術翻瓣切除根尖,放置骨粉及牙周再生膜,救回的機率8成。
因是接續處理,手術費用(36K,含特殊材料)可扣除顯微根管的費用,手術時間雖長達3小時,術後也有明顯腫脹,但過程中及復原期都沒有任何疼痛,不知是現在的醫療水平提升、還是醫師的技術高超? 總之很開心可以留住這顆牙,公司團保也可理賠手術費用。
更令人開心的是,不用再怕笑得太開會金光閃閃、瑞氣千條了(請點我,2001紐約蘇活區)。
四年一度的奧運已進入尾聲,這場頂級運動賽事最引台灣關注的,莫過於羽球男雙了,代表台灣參賽的李洋、王齊麟一路披荊斬棘,最終就以7戰全勝之姿獲得金牌,讓台灣舉國歡騰。不過我不看直播,怕太亢奮睡不著,隔天早上看也一樣精采。除了羽球,我更關心桌球,台灣雖無緣獎牌,但實力已足以奪牌,只是運氣欠佳。
運動員能站上奧運頒獎台是至高無上的榮耀,但成功的背後通常有著莫大的辛酸,大陸的天才跳水少女全紅嬋接受採訪時提到,至今還沒去過動物園、遊樂園,每天接受魔鬼般訓練才有今日「水花消失術」的成就;而咱們的李洋出國兩百餘次全是為了比賽,承受的身體傷痛及心理壓力可想而知。
這次奧運我注意到許多新聞花絮,在此要特別紀錄一下。
「凱米」這名字要歷史留名了,它讓中南部放了3天颱風假,加上周休二日,總共放了5天,這可是創了有史以來的紀錄。
凱米看似溫馴,但帶來的豐沛雨量,造成中南部縣市許多災情,住家附近的草地成了水塘,等雨停了,要去看看蓮潭公園的滯洪池狀況,水位肯定創新高。
氣象預報颱風從北部掃過,本沒預期南部會放颱風假,結果竟是一連3天,果然是「世事難料」。世事難料的還有美國大選,本周拜登宣布退選,改由賀錦麗代打,據悉民調與川普不相上下,這不失為一個好消息,否則以川普的狂人本色,可能會為世界和平帶來紛亂。前不久因槍擊暗殺事件讓川普聲勢高漲,眼看著與「好人出頭天」的方向背道而馳,如今誰當選仍未定,看來老天爺是有在主持正義的。
Blog就是部落格,眼下這個平台便是,而Vlog是Blog的變體,意思是「影片部落格」,兩者唸法相同,內容卻大大不同。 速食文化下,以文字為主的Blog已漸退流行,取而代之的自然是Vlog。Youtube 應該是最大的一個Vlog平台,每天總會不知不覺地接觸一些。
關於Vlog剪片,時下有套免費且好用的軟體 - CapCut,看過它的操作說明(請點我),都想拿它整理以前拍的影片及照片了,但說時簡單做時難,光是找合適的背景音樂及錄製旁白就提不起勁,還是停留在熟悉的Blog就好,反正只做簡單的生活紀錄,不讓腦袋生鏽得太快便可。
年輕人倒是可學一學剪片的技巧,有個平台可記錄生活點滴,又可從中獲得樂趣,我覺得是很好的一件事。去年的紐西蘭南島之旅,老二就整理了3段Vlog(請點我),觀看人數遠遠高於我的Blog,可見網路流行更迭比起人類的世代交替要快得多。
大熱天的,上班途中像烤箱。紅綠燈下看到隔壁騎士的安全帽上,有著大小不一的花朵圖案,一隻蜜蜂不知是熱昏頭了、還是真假不分就想著採蜜,一朵採過一朵,直到綠燈行了都還要採,一股傻勁實在可愛。
自此之後,行路無聊便看看身旁車子的車牌,試著用英文在心裡默念數字的部分,一方面轉移注意力、排解暑氣,另一方面強迫自己多使用英文,難保以後連基本的單字都記不清。
接著玩起數字排列的遊戲,規則是只能挪動車牌的一個數字,使其可由小至大排列,例如8168,將第一個8挪到最後就成了1688,這是成功的案例;再例如8816,不管挪動哪個數字都不成,這自然是失敗的案例。最後統計一路上的成功比例(不用挪動的算送分題,是運氣好的象徵),比例越高運勢越好,幾次下來感覺滿是一回事的,打算以後拿它當行動指標,哪天因此得了好處再來分享。
閒來無事,拿出我的 80D 把玩一番,再次體會了「工欲善其事,必先利其器」的道理,實在有太多的功能及操作都生疏了,因此花不少時間看 Youtube 影片,以及實際操作確認。原來以前都只是一知半解,沒真正搞懂過,比如 “AI Servo” 與 “AI Focus” 的差異,以及善用 AF-ON 鍵的好處...等。
建中紅樓前的蔣公銅像,被學生 kuso 得活潑有趣,在以前那個戒嚴時期,應該沒人敢開「世界偉人、民族救星」的這種玩笑吧!新聞一出來,乍看還以為是哪個搞怪藝人呢,仔細一瞧,原來是 先總統蔣公。時下年輕人可能不認識蔣公,蔣公就是蔣中正啦,一個改朝換代就從雲端被拉回地面的時代領袖,話說回來,蔣公銅像不是都撤往慈湖了嗎?
台北市長蔣萬安的形象一向不錯,他是蔣公的曾孫,也畢業自建中,今看到母校的曾祖父銅像被打扮得如此怪誕新潮,大概只能會心一笑吧。最近正逢畢業旺季,蔣萬安打電話跟市民「講晚安」,有個喜歡他的女學生剛好接到電話,告知將於一週後的畢業典禮上獲頒市長獎,也就是兩人將於頒獎台上碰面,蔣請女學生屆時要跟他說一聲,並希望有機會可以跟她講「早安」,這段對話相當溫馨逗趣,為總是負面的新聞版面注入一股清流。
已多年沒在端午節立蛋了,這是移居台南後的第一次立蛋,一開始就選在光滑的玻璃桌墊上立,不管怎麼努力都失敗,於是改在微軟的餐墊上立,果然三兩下就成功了。這邊講到「微軟」,會不會當初 Microsoft 就是因有這樣的立蛋經驗才取名微軟的? 真無聊,不好笑。
有了成功的經驗,證明蛋沒問題,接著拿到系統鞋櫃上立,幾次嘗試後也立了起來。最後挑戰最難的部分,也就是回到玻璃桌墊上,站在物理學的角度,這是一項艱鉅的任務,且必須克服先前失敗的陰影,若能成功,人生將是一片光明。
其實立蛋不是只能在端午節的午時立,一年365天隨時都可以立,且只要蛋殼夠粗糙,即使在光滑的玻璃表面一樣能立成,上圖便是明證。
才說下次看龍舟賽要轉往高雄去,沒想到今天就成行了,效率真好。
愛河的賽場比安平運河大,周遭景觀也比較漂亮及多元,但水質較之幾年前的印象似乎變差了些,簡單看過11點開始的競技龍舟(請點我),近午便沿著河岸走向港灣,然後才知道駁二就近在咫尺。
台南到高雄不遠,從南科站搭平快車到鼓山站下,接著轉搭輕軌到賽事會場,從從容容不用兩個小時,以後再到高雄旅遊,可盡可能搭乘大眾運輸。
高雄畢竟是台灣第二大都,許多建設都有直轄市的水準,安排的活動也比較新奇多樣(水上鋼鐵人,請點我),但太陽實在毒辣,才半天不到,回到家已被曬得通紅,趕緊拿出凡士林塗抹,這才舒解了曬傷的刺痛感。下次再來應選在黃昏時刻,騎著 U-Bike 四處晃,不過人潮可能會很多,秋冬會比較合適。
龍舟賽因早到,先去林默娘公園溜搭,抵達時一大群野鴿朝我飛撲而來,至少好幾百隻(請點我),本想著台南海邊哪裡可拍鳥? 沒想到這裡就有一群仗著「鳥多勢眾」的野鴿,天不怕地不怕地在我面前撒野、腳下亂竄,這群野鴿是認為我能為牠們帶來食物? 真是一群傻鳥。
鴿子是溫馴的動物、和平的象徵,既使野得像是一幫流匪,也不會攻擊人,認真看還挺可愛的。離開後先到龍舟賽事會場旁的安平圖書館休息,隨手拿起陳冠學的「田園之秋」翻看,好巧不巧就看到一篇記錄著白頭翁為了護子而使出詐騙手段的文章,以下是網路片段擷取:
幾年前觀察過一隻母白頭翁鳥,這位母親,帶著新雛習飛時遭遇了困難。一隻小白頭翁落進樹下的茂草中去了,二耳草有一尺來高,小白頭翁一落進去,不可能有機會飛得出來。母鳥一直在樹枝上喊叫,小鳥在草中哭泣,看也看不見。我散步到了那裏,好意想幫幫忙,母鳥誤以為「將不利於孺子」— 以為我要捉小鳥,先是急得喈喈嚷,後來竟發出受傷的慘烈聲,裝著跛腳跛翅的樣子,從我的前面半飛半跌,跌到另一方的地面上去,那裏沒有草,可以很清楚的看見牠。我知道牠想拿腦容量那麼小的小動物來騙腦容量大的人類,故意要逗逗牠,於是追了過去,裝著要俯身去抓牠,牠便在百分之一秒間完全痊癒了,輕易地又飛上樹去了。鳥類為了保護幼雛裝跛是常有的事。這證明了牠們和人類同靈性,一樣是靈性的生物。
鳥的世界看似單純,原來也有複雜的一面。龍舟賽只在電視上看過,今日心血來潮,特地跑了趟安平,參與這場台南400的端午盛會。
一向喜歡看運動競技活動,龍舟賽的屬性特別,且多了一分趣味性,有機會當然要親臨現場觀賞。來自四面八方的團體,一上場便知平時是否勤於練習,少數團體划起槳來軟弱無力又不整齊,對比之下挺逗趣的,而大多數的團體都動作整齊拚勁十足,看著頗振奮人心(請點我)。
活動一連四天,共有97支隊伍參賽,於每日的17:10~20:30間進行,現場更有許多美食攤位,以及舞台表演(請點我),儼然是場年度嘉年華。
龍舟賽是靠擊鼓來維持節奏及鼓舞士氣,以及最後的奪標吸引眾人目光(請點我),可能今天是首日初賽,強度還沒來到高點,沒能感受到小時候電視上所看到的那種張力。
相較於高雄愛河,台南運河的水質是不及格的,網路查知運河已整治30年,看來成效不彰,原因我沒細看,下次龍舟賽應可轉往高雄瞧瞧。
小時候端午必播曲: 吼嘿吼
時隔不到一個月,斑鳩再度前來築巢,原本被壓平的蘆薈才要恢復生機,這下子可要再等等了。也許以後每年的這個季節(5~7月)都要來個一兩回,斑鳩喜歡這個位置。
這次是先看到稀疏的草堆,然後見兩隻斑鳩一前一後飛來,好整以暇後,接著就一上一下做起運動來了,這不能怪牠們,牠們要是能看書滑手機,大概就不會無聊到只做這本能的事了,公鳥說: 「幸好陽台欄杆遮住我的臉」。因此推斷,斑鳩的繁殖程序是公母鳥先看對眼 → 尋覓良地共築愛巢 → 共度良宵 → 下蛋 → 孵蛋兩週 → 孵化 → 育雛兩週 → 離巢。
原本以為是不久前才剛離巢的小鳥回來孕育下一代了,但有那麼快嗎? 上網查知斑鳩要8個月大才能繁殖,其一生壽命大約10年,遠比想像的還要長,不知這段漫長歲月牠們都在做些什麼? 我想這戲碼再多看個幾回,自己就成了斑鳩專家了,一眼就能看出牠們的性別、年齡,想想也是件有趣的事。